民国时期使用的货币是什么币?这是一个历史上常常被提到的问题。在1935年以前,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本位制为主,也就是商品和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以纯银为基础的。但是在1935年之后,由于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,中国货币制度发生了变化,开始采用了纸币制度。
一、银本位制下的货币
在银本位制下,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银元、金币和铜元。其中,银元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。民国时期,银元的面值有1元、2元、5元、10元、20元、50元、100元、200元和500元等不同面额。银元的标准重量是7.2克,含银量为0.7两左右。除银元外,金币也是一种重要的货币。民国时期流通的金币主要有10元、20元和50元三种面额,金币的含金量是90%左右。此外,铜元也是流通的货币之一,其主要面值有1分、2分、5分、10分和20分等几种。
二、纸币制度下的货币
从1935年开始,中国实行了纸币制度。最初发行的纸币是“法定纸币”,其背面印有“中华民国国库券”字样,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“中央券”。这种纸币和银元的面值是对应的,也就是说,1元的纸币和1元的银元面值相等。此外,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纸币,如江苏省发行的“苏维埃纸币”、广东省发行的“粤绮币”等。
1948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原来的银元和其他纸币货币制度全部被废除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采用了人民币货币制度,成为中国新时期的货币体系。
三、民国时期货币的遗存
随着时间的推移,民国时期的银元、金币和铜元逐渐被人民遗忘。但是,这些货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无法忽视的。现在,一些收藏爱好者和博物馆都会收藏和展示这些历史遗存。此外,在民国时期发行的一些纸币如“上海特区纸币”、“华南政府纸币”等也被收藏家和博物馆珍藏,成为了文化和收藏的重要资料。
在今天,我们已经无法使用民国时期的货币进行交易和支付,但是这些货币仍然是历史的见证,是中国货币文化的一部分。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些货币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,感受到中国货币文化的精髓和深厚。